当前位置:主页 > 学校文化 > 百问百答 >

鸳鸯火锅的来历

发布时间:2019-07-22

浏览量:

火锅的发展亦如同餐饮史的发展是渐进式的,完全是依据当时的器皿、社会的需求与原物料的发现引进,而加以变化的。三国时,魏文帝所提到的“五熟釜”,就是分有几格的锅,可以同时煮各种不同的食物,和现今的“鸳鸯锅”,可说是有异曲同工之妙。 到了南北朝,“铜鼎”是普遍的器皿,也就是现今的火锅。演变至唐朝,火锅又称为“暖锅”。
鸳鸯火锅的来历
此品原名“双味火锅”。为1983年重庆队参加全国第一届烹饪大赛的参赛菜品,由阎文俊取名设计、特级厨师陈志刚制作。这种火锅用铜片隔成两半,造成一个太极图形,一边放清汤卤,一边放红汤卤,入锅烫涮的原料可随人意。1985年,熊四智将“双味火锅”改名为“鸳鸯火锅”,更富有文化韵味和饮食情趣。爱新觉罗·溥杰作为1983年全国烹饪大赛的评委顾问,曾对此品评价说:“这个菜很好,好就好在有发展。它巧妙地将重庆传统的红汤火锅和清汤火锅汇于一锅,风味别致,颇有特色。更可取的是这个菜的容器,这种太极图锅耐人寻味。

师资教学

  • 邓文强

    中餐老师

    营养配餐师

    中式烹调师

  • 申春辉

    烹饪老师

    主讲老师

    中式烹调师

    西式面点师

  • 徐浩天

    中餐教师

    主讲老师

    西式面点师

  • 张雨涛

    烹饪老师

    主讲老师

    中式烹调师

  • 肖后成

    新东方中餐师

    新东方主讲

    新东方配餐老师

    新东方烹饪老师

上一篇:鳕鱼的营养价值有哪些

首页

下一篇:不同的坚果有哪些营养价值

在线咨询
免费回电
返回顶部